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

快手小店哪年成立的?什么时候上线的?

辛巴从快手直播上消失的 60 天,流量和金钱有了其他的流向。一批主播涌上头部。美妆账号 “瑜大公子” 近一个月来涨粉 300 多万,带货成交额超过 7.12 亿,粉丝总数已经超过 1500 万,成为头部美妆主播。相较之下,辛巴家族的美妆垂类主播 “时大漂亮” 的粉丝量是 1700 万。

同时,快手在港交所聆讯后的资料集显示,2020 年前 11 个月快手电商 GMV(成交总额)达到 3326.82 亿元,其中仅 10 月和 11 月就达 1285.82 亿元,超过上半年 6 个月整体 GMV。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壁虎看看数据,2020 年前三季度,辛巴家族的 10 位核心主播累积总 GMV 约 122.61 亿,仅占快手同期 GMV 的 6%。

这些数据让外界觉得,好像并不像盛传的那样:快手电商只有辛巴家族。

快手和辛巴的关系有些微妙。

辛有志在过去一年成功 “破圈”,吸引了更广泛的大众关注度,也和薇娅、李佳琦共同占据全网电商带货销量前三名。

他的团队还在广州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供应链。一些电商行业资深从业者认为,辛巴 “抢了平台该做的事”——供应链是电商的命脉。更何况,辛巴家族总计超过 1 亿的高粘性粉丝也很难不让快手忌惮,特别是临近上市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

即便辛巴家族 2020 年 GMV 在快手电商总盘子里可能仅占 6%,远低于外界认为是 1/3 甚至是 “半壁江山”,一直把 “普惠” 视为核心价值观的快手仍然在努力提升中小型主播在生态里的位置。就像快手电商营销中心负责人张一鹏所说,他们的构想是:“或许一个中腰部主播卖不过辛巴、李佳琦和薇娅,但十个主播一起来带,量肯定就比过去大。”

为了了解快手电商的真实生态,《晚点 LatePost》采访了一些中小主播与快手电商相关负责人。

现在,机会不是只属于头部主播

24 岁的女孩橙七七感觉过去四年的日子就像重新过了一遍高三。——精神高度紧张、生活节奏紧凑、每天从很早开始,在很晚结束、追赶一个代表 “更好成绩” 的数字。区别在于,高三在夏天迎来终点,而目测未来几年,橙七七还得这么拼。

驱动这一切的是每天下午两点,7 万多个守候在她的快手直播间的粉丝以及他们的购买力。

为了准备每天(包括周末)的直播,橙七七早上八点就要起床化妆,然后花上一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广州白云区的名蔻化妆品工厂。每天她直播间销售出去的几千件商品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早上十点半到十一点,橙七七会吃完她一天的第一餐。早就习惯了,只是认真聊起来时才会感慨:“早饭不算早饭,午饭不算午饭”。

直播时对于节奏和时间的把控要尽可能精确:一个商品出场的最佳时长是 5 到 6 分钟,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点,“它的消费转化会迅速降低 30%”。一些快手电商直播经营者根据过往数据监测,得出结论。直播也要求人随时察言观色,只不过,听者的反馈是通过评论区一条条实时向上滚动的弹屏文字显现的。主播必须尽可能快地判断某款商品的反响,再灵活地调整销售顺序。这很关键。

除了长达几个小时的直播,橙七七的合伙人兼运营主管阿亮要求她每天上传一条短视频。短视频是最直接有效的涨粉渠道。得带着做内容的心态。内容越受欢迎,新增的粉丝越多。

一个拍摄主题要拍七种方案,最终视频时长在 3 分钟内,拍摄却要至少半小时,反反复复重来,比直播还要枯燥,很烦,真是磨练意志。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橙七七才能回到办公室,再跟客服部、仓库对接一遍、和群里的粉丝互动互动,深夜一点,这一天终于可以结束。

数据显示,快手电商日活突破 1 亿,活跃商家数超过 100 万。他们生活在全国各地、各种不同规模的城市,他们虽然没有李佳琦、薇娅、罗永浩那样家喻户晓的名声,但依靠高粉丝粘性带来的高购买力,他们也获得高额回报。

2020 年 4 月,橙七七跟着团队从淘宝直播转到快手,不到 20 天,就涨了 21 万粉。收入转化也远超预期。团队从原来的只有 4 个人,迅速发展到 27 个人,粉丝量即将 54 万,每天直播两三个小时的销售额就可以达到 15 到 20 万人民币。

第一次见到快手账号 “MiMi 童装源头工厂” 的主播王昕时,她正在杭州市余杭区的森马电商大楼做一场童装专场直播。

过去两年所兴起的电商直播大潮,让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播和品牌方涌入进来,追逐梦想和名利。森马也特意辟出两层楼重新装修作为直播场地。直播当天,森马对接团队前前后后来了不下 20 个人,在后台辅助主播团队进行数据监测、核对货品信息,还有专人控场。

镜头前的王昕语速快而不急,表达清晰有条理,人也自信大方。

王昕 2018 年 6 月入驻快手,到 2021 年 1 月,粉丝量已近接近 330 万,在上海拥有一个 5000 平的仓库,员工已超过 100 人,拥有 5 个工厂,将近 1 千个工人配合她的直播间生产,最近的一场直播,王昕单场成交额已经超过 600 万。

这不再是只属于头部达人的财富游戏。

像班主任一样教人带货

就在一年多前的 2017 年,王昕还是一个平台上毫不起眼的主播。

王昕本科学油画,研究生在上海大学读艺术史,做主播前曾在上海经营一家私立儿童培训机构,做童装电商直播时,她既不懂童装,也不懂电商。

虽然她积累了 15 万粉丝,但那时她开一场直播,在线人数最多只有 300 人,少的时候只有 100 多人,下单人数更是少得可怜。

货压在手里亏得更多,只能赔钱卖,“还得多赔一点,少赔都不行”。80 块钱进来的棉袄,20 块钱就卖掉了。白天,王昕在直播间清库存,晚上回家,关上房门,她平躺在地板上哭,老家的房子都卖掉了,之前办培训班攒的钱也都全押进去了,“亏这么多,以后该怎么办?”。

就在王昕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快手官方调整了平台对于电商直播的战略地位,也给这些中小主播带来希望。2018 年 2 月,快手电商部正式成立。6 月,快手小店正式上线,商品信息可以直接挂在小店里,不需要每次直播重复劳动,解放了主播的部分生产力。

2019 年 6 月,快手组织平台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头部主播到北京参加分享会。那天,在西二旗快手北京总部的一个阶梯会议室里,上百个主播几乎坐满了整个房间,有做服装的、有做美妆的、有做零食的,涵盖各个细分领域。

王昕很看重这次交流,出发前特地买了新包新鞋,穿着 “有生以来穿过的最正式的衣服”,当时她怀着二胎,还挺着个大肚子。一走进会议室,在满屋子穿着休闲日常的主播中间,她显眼极了。

快手电商服装运营张柠(化名)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她:“她看上去很辛苦,也很努力。” 了解到王昕的高学历背景和人生经历之后,张柠决定把她打造成一个 “标杆性案例”,鼓励中小主播向更优质和多元的路线上升。

张柠告诉王昕:快手平台需要一个多元化的内容生态,也需要不同的主播类型,既有特别接地气的、传统的批发档口老板娘类型,也需要走这样专业化、知识化路线的类型。“如果有一个你这样标签性特别强、高学历、跨行业过来的主播,会很有看头。” 张柠说。

对于王昕当时的困境,张柠也给出了解决思路。根据经验,童装行业主播及货源都集中在湖州一带,不仅同质化严重,而且客单价低(仅为 30、40 元),主播之间很容易为了争夺流量打价格战。在上海的王昕从服装价格上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你可以走差异化的路线,去带客单价更高的品牌货”,张柠说。

交流会上,快手电商还安排了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主播们培训,有质检部的、法务的、运营的、市场的。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快手员工说,一条视频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 15 秒。她以前从没意识到自己在视频里很啰嗦,视频都特别长,最多的超过五分钟。

王昕觉得收获很大。一回到上海,王昕就调整内容,每个视频只把一个点讲清楚。张柠也一直和她保持联系,经常提醒她:“王老师你可以把头发弄得好一点再拍段子”,或者说,“你得化个妆”。平台举办卖货节时,张柠还会提醒王昕:涨粉总是冷不丁的,卖货节你一定要好好参加。这种一直有人在帮你的感觉,让王昕觉得 “蛮神奇” 的,“就像班主任教小朋友一样”,她说。

重点扶持中小主播,投入不计成本

快手愿意把一部分非常金贵的流量给到中腰部,是因为他们希望平台能成为一个生态丰富的电商社区。“我们在扶持中小主播这件事情上的投入是上不封顶的。” 快手电商营销中心负责人张一鹏说。

一段时间以来,快手电商苦恼于外界认为他们 “比较头部化”。其实,不止是快手,淘宝直播、抖音直播也面临相似的情况:超头部主播垄断了平台最优质的资源和绝大部分流量,也贡献了极大比例的收入。

快手觉得自己有机会变得不一样。快手电商负责人余双介绍,快手主要的流量和主要转化集中在 10-100 万粉丝主播身上,100 到 1000 万粉丝量的主播数据表现反而偏低,1000 万粉丝量以上的主播 GMV 和流量占比更低。“我们是头部的明珠太亮了,但是他再亮,也没有多高。”

依赖超头部本就不健康。

商业能力强的头部主播自运营模式顺畅,货源充足,粉丝粘性也高,相比较之下,中小主播如果不依靠平台方的力量,很难接触到品牌资源。弱势的品牌方在头部主播面前也缺乏谈判筹码,双方匹配度不高。

刚开始时王昕粉丝体量小,只有三五十万,品牌对她的重视程度不高,她的选款顺序往往被排在别的主播后面,拿到手的货品都是被挑剩下的库存款。在快手的帮助下,王昕和森马旗下的童装品牌巴拉巴拉建立了联系,并在品牌方的上海门店做了一场直播。

那次,王昕单场卖出了 100 多万销售额,表现超出预期。一个星期后,品牌又让她带一批新款,比第一次卖得还要更好。有了两三次成功的尝试后,巴拉巴拉和王昕签了合作年框,王昕也拥有了优先选货的资格。

在快手看来,打破头部主播 “寡头化” 并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困难。“一方面是流量,观众流量足够大,说明需求是有多样性的;另一方面,平台要从供给端满足多样性,主播要多元。只要这两方面都做到的话,你一定不会做成寡头化,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生产端和主播能满足所有的需求。” 余双说,“头部主播能控制的货并不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相信中国的供应链水平。中国哪个公司、哪个人能真正垄断所有供应链?”

2020 年,快手电商平台建立了官方分销库——好物联盟,通过引入大量品牌和经销商,让那些没有卖货能力、选品能力的主播有货可卖。而后端的供应链、履约、服务、工具化等部分全部,由快手完成。主播只需要 “卖” 这个动作就可以完成一场带货。极大地降低了主播的电商化门槛。除此之外,中小主播还享受 “技术服务费减免政策”,即,GMV 在 10 万以内的中小主播,只需要向快手支付 1% 的手续费。“意思是,只要你是个小商家,我就会养你。” 余双说。

聊到扶持政策,那些策略像串珠一样连起来。张一鹏列举了好几个,在快手内部,每个策略都有特定的名字。比如,“新店破 0 计划”:通过组织并号召店家参与平台电商活动,给流量包补贴,加速新店突破 0 收入。“生意参谋”:相当于卖家有一个上帝视角,可以看到自己店铺所有的用户端、商品侧、交易、营销各个细分数据,还会形成数据分析,给出优化建议。

2020 年 10 月,王昕快手电商组织的 “巡回走访” 交流会上见到了余双。快手派了 20 多个人的小队伍,召集了不同地区的主播来交流。许多主播的提问非常尖锐,连王昕都有点听不下去。

在会场上,王昕也提了一个问题:主播帐号运营时一打开就能看到有多少钱,她认为这样的数据比较敏感。这是职业主播才会碰到细小麻烦,王昕没想到的是,见面会一周之后,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

张一鹏告诉《晚点 LatePost》,从 2020 年年初开始,快手按地域、产业带建立了商家社群,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商家,以便及时和平台沟通。2021 年,还会重点运营商家的组织、招商、服务、培训。

经过一年半精细化运营,越来越多的中小主播成长起来。

让 “老铁经济” 的造富效率发挥到极致

快手作为一个短视频 + 直播的内容社区,具有独特的 “老铁文化” 氛围,也建立起很强的社交特性和私域流量。用户和主播之间的高互动性带来强信赖感,为快手电商变现提供了天然的基石。

直播间的 “老铁” 不仅贡献了在线时长、商品交易额,还在自己喜爱的主播那里反复消费。快手最新上载到港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 9 个月内,快手电商不仅 GMV 已达 2,041 亿元,平均复购率更超过 65%。

这意味着,维护直播间的情感纽带不仅对于主播重要,对于平台也同样重要。

王昕的在直播间的形象是靠谱、热心、知性的宝妈,粉丝会亲切地喊她 “嫂子”。她会花很多时间揣摩粉丝的喜好,她自我调侃:“谈恋爱都没有这么用心过”。她每天揣摩粉丝的需求,争取做到 “推 50 个款给你,45 个你都喜欢”,更符合粉丝需要的商品,销量也会成倍上涨。

直播间上食品时,她会把配方看得特别仔细,“稍微有一点不好都不会卖”。带服装时,她会关注面料成分,她不太会在直播间里用一些听上去晦涩、但可能显得专业的名词,比如:棉纤、聚酯纤维,而是用更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告诉粉丝:这个材料小朋友穿了可能会过敏。哪怕只有 20% 的概率会过敏,她也绝不上架。

这几年大城市空气不好,冬天空气质量更是变差,很多小朋友容易患上 “干性湿疹”,王昕曾特到上海一家公立医院皮肤科咨询医生,了解到有干性湿疹的小孩不能使用含有哪些成分的护肤品。王昕就在直播间里把这个小知识讲给粉丝。粉丝们都觉得她知识丰富、专业,值得信任。

建立粉丝和主播之间的信任感也是快手官方看重的。快手电商负责人笑古这样总结:有的电商平台说要多快好省,但实际上,好像没有哪个平台不是多快好省,大部分时候,各个平台好像都挺 “多”,货品丰富;也都 “省”,哪个平台卖得贵,都活不下去。

“所以说大家最终打的点不会有本质化的区别。” 他说,横向对比,快手的独特优势是,“能让人有趣地逛、信任地选、放心地买”。

为了帮助巩固主播和粉丝之间的信任度,快手官方也出台了严格的把控手段,上线了直播监督工具 “匹诺曹” 系统。

2020 年 11 月,“匹诺曹” 正式在快手直播间 “展开工作”。直播期间,这套系统会对内容进行风控判断,如果认为主播存在夸大虚假宣传,将在直播间向观众发出弹窗,内容为 “主播介绍商品时,你是否感到夸大宣传?” 如果较多用户认为是夸大宣传,主播就有可能” 瞬间蓝屏”——意味着,声音被实时截断,90% 的画面被拦截,强制截播 15 秒左右。同时平台方会通过文字提醒主播注意自己销售行为。

同样的状况如果出现三次,平台会要求主播对着直播间的观众念一段话,类似于:“我知道直播间现在有很多老铁在看,有很多老铁觉得我刚才在演戏,不好意思,我表演太夸张了。” 如果主播多次被提醒仍未改善,且经核实,确实存在虚假宣传,还会受到扣除违规分的处罚。

维持直播间的健康,本质上还是维护 “老铁经济” 的基石——信任感。

这样的信任关系下,主播和粉丝之间会相互关心。王昕生第二个孩子时,王昕短暂地休息了几天。到开播时,满屏都是粉丝在刷弹屏:“嫂子快去吃补血药,你不吃我们不买”。

从 “不专业” 到 “变专业”

培养出 1000 个小头部主播的好处远比只有一个超头部主播更大。“包括中小主播卖标品,我觉得未来不排除有一种可能是通过分销,我可能一个中腰部主播卖不过辛巴、李佳琦和薇娅,我 10 个主播一起来带,量肯定就会比过去大。” 张一鹏说。

自快手 2019 年发起 “K3” 战役(即在 2020 年春节前达到 3 亿日活跃用户量)一年过后,张一鹏觉得 “整个公司都变了个样”。《晚点 LatePost》记者在北京西二旗的快手电商总部采访时,也感受到这个团队的快节奏和紧张感。办公室里工位排布紧密,过道还堆着食品、饮料、服饰等品牌方寄来的样品。

张一鹏告诉《晚点 LatePost》,根据第三方数据,快手主播在电商上的渗透率从 2019 年的 4%,到 2022 年会涨到 20% 以上,“我们看到的是几万亿到十几万亿的市场”。

快手提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电商收入占比不到 3.2%。直播收入占比 68.5%,相较上年同期减少 18.4%。增长的是商业化,增加 15.3%。接近快手的业内告诉《晚点 LatePost》,快手电商主播投放来的广告收入划归给商业化部门。按此推理,电商带来的收入可能不止招股书呈现的比例。事实上,过去两年,快手已是以商品交易总额计第二大的直播电商平台。

2020 年 1 月-6 月,快手电商平台的 GMV 为 1096 亿元;平均每秒有 2 场电商带货直播;涌现出诸如 “瑜大公子”、“李宣卓” 这样由 MCN 机构培养的专业主播,以及 “娃娃”、“芈姐”、“超级丹” 等一大批从线下或者传统电商转型过来的主播。

11 月 5 日的快手 116 购物狂欢节上,快手主播瑜大公子单场直播支付金额 3.68 亿,近一个月来涨粉 300 多万,带货成交额超过 7.12 亿,粉丝总数已经超过 1500 万,只比辛巴家族的美妆主播 “时大漂亮” 少 200 万,成为快手头部美妆主播的前三名。

因为快手对中小卖家有足够多的扶持,橙七七得以在早期快速积累粉丝。刚入驻时,她的账号能得到了每天将近 100 万的曝光。她也愿意通过官方通道 “粉丝头条”(也被主播们称为 “小火苗”)购买曝光流量推广自己的短视频和直播间,

商家自购流量曝光是很多中小主播涨粉的重要途径。流量购入支付成功后,根据快手的算法分发机制,商家的内容更有可能出现在发现页、关注页或同城页的推荐位上。

2020 年 4 到 7 月份,橙七七团队主要利用这个功能推广账号,高峰时每天拍 7 条段子,最多可以一天涨 3 万粉丝。快手还会每天给橙七七的账号发放曝光券,直播报备后也有流量助推。橙七七还会积极参加每个月的排位赛、竞争百亿补贴,这些都成为她涨粉的重要途径。

好机会就在眼前。王昕每个月会拿出收入的一大半来购买粉丝,规模在上千万级别。疫情期间,因为坚持每天直播和投入推广,粉丝数从 15 万涨到 30 万,“之前从没敢想象过会涨到这个数量级”。

但王昕还是会焦虑,她危机意识很强,带货直播让她像一根弦一样紧绷。

最后一次采访,王昕忍不住感慨自己 “好像错过了一波涨粉期”。那是双十一刚结束的时候,大主播都停播去发货了,王昕光顾着直播,忽略了买粉丝推广。“后悔死了”,她说话的语气就像备考时犯了小马虎的考生,为此,接受采访之前,她躺在办公椅上沮丧了很久。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王昕这个时刻的焦虑,她说:“你看你后面那些 200 多万粉丝的,可能一夜之间就超过你。”

那正是她曾经走过的路。

快手小店如何赚钱的?如何直播带货赚佣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