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

剧透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剧透会造成什么后果)

阅读心理的秘密:你害怕剧透吗?

一提起帕慕克的《红发女人》,多好读者都会说,那就是一个讲述俄狄浦斯情结的小说。这么说对吗?当然对。这部小说的简介也这么说。

书的封底印着这样的话:“在传说与真实、东方与西方之间/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父亲吗,还是当我们大脑混乱、世界一团糟、灵魂畏缩时才需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的名字叫红》作者奥尔罕·帕慕克讲述一口井、两种传说、四个男人和一个红发女人的故事。

这段话,已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不仅如此,翻开小说的开篇,更是引用了几段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名言。特别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里的这一段话:

“俄狄浦斯,这弑父的凶手,这娶母的奸夫,这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破者!这神秘的三重厄运告诉我们什么呢?有一种古老的、特别是波斯的民间信念,认为一个智慧的巫师只能由乱伦诞生。”

这就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

平时我们阅读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部剧,如果要加以评论,还没有看过的朋友就会反对,说:“不要剧透!”于是,评论的人就要小心翼翼,在不说出主要情节的状况下,含糊地说上两句。或者在行文的开始就警告,下面要剧透了,没看过的人小心。

但是,为什么像《红发女人》这样一部小说,在开篇,读者还没正式进入的时候,就要点出,这是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小说呢?这不是严重剧透吗?

那我们来研究一下剧透到底是指什么?剧透,剧情透露,是把关于一件情节性的艺术品的核心内容提前告诉观看者。为什么多数人讨厌剧透,是因为提前预知了内容,从而被剥夺了探索的乐趣。

但是,真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怕剧透吗?

我们有大量的反复观看的作品,观众都是知道核心情节的。

比如经典戏剧作品。

台上上演一部传统京剧,下面的观众,不仅对情节了然于心,对每一句台词唱腔都耳熟能详,甚至可以跟着台上的角色一起演唱。

为什么这个时候,就一点都不怕剧透了呢?

你或许会说,观看戏剧的时候,看的是别的东西。就像我们听歌的时候,对熟悉的歌曲好感度更高。

就算不是看传统京剧,而是看改编后的莎士比亚的现代剧,也是如此感觉。改编后的《罗密欧与茱丽叶》,观众仍然喜欢。哪怕明知道结局,仍不能打消观众的兴致。

除了舞台剧、改编影视剧,还有大量的文学也是如此。

小说里一直都有一个大类,来自对古典神话、历史故事、传统小说的改编。这种改编,有的是借用古典故事的原型,重新讲述一个现代故事。有的是放回到原来的背景之中,重新解读讲解,讲成一个大体相似,但细节不同的故事。现在还有一种,借用经典人物,重新讲述故事。

帕慕克的《红发女人》就是典型的第一种。我们熟悉的电影《大话西游》,或者鲁迅的《故事新编》就是典型的第二种。第三种,就是现在网络里流行的“同人小说”。以经典人物形象,讲述新编的,完全不相干的故事。比如讲述在校园里的郭靖和黄蓉的故事。

从这几种类型的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故事我们是不怎么害怕剧透的。原因是,我们在这些故事里,并不是只追寻结果。我们对故事的过程,人物的细节,以及这些对我们的启发,更为看重。

热门文章